2025年7月10日,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决议,指责中国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“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”,并敦促中方取消相关限制。然而,这一决议不仅暴露出欧洲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战略焦虑,也凸显了中国在稀土领域对西方军工产业的深刻影响力。相较于欧洲可以公开表达对稀土短缺的担忧,美国军工巨头因其对台湾的军售行为,在面对中国稀土管制时却只能“有苦难言”。中国通过精准的出口管制政策,牢牢卡住了西方军火商的命门。
稀土作为高科技武器和民用产品的核心材料,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2023年,中国处理了全球92%的稀土精炼加工,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生产能力,使其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的绝对主导者。2024年4月,中国宣布对钐、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,这一举措被西方视为“硬筹码”。中国外交部回应称,稀土具有军民两用属性,出口管制是行使主权、履行国际义务的必要措施,符合国际惯例。
对于欧洲,中国明确表示,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,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能够得到保障,甚至为欧洲企业设立了“快捷通道”。这一政策显示出中国在稀土管制上的灵活性:对与中国利益无直接冲突的欧洲军工商,中国并不完全限制稀土供应。然而,欧洲企业仍需面对严格的监管和审批流程,这无疑增加了其供应链的不确定性。相比之下,美国军工巨头因其对台湾的军售行为,触及中国核心利益,在稀土供应链上面临更大的压力。中国虽未公开点名限制对美出口,但其精准施压的能力让美国军火商感受到“卡脖子”的威胁。
欧洲议会通过的反华决议,表面上是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,但实际上反映了欧洲在稀土依赖上的深层焦虑。稀土广泛应用于欧洲的防务产业,例如战斗机、导弹系统和雷达设备,而中国在稀土精炼领域的垄断地位,使欧洲军工企业不得不依赖中国供应。即便中国为欧洲企业提供了“快捷通道”,但稀土出口的严格监管,仍让欧洲军工产业时刻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。这就像是他们的脖子被中国用一根绳子吊住,使不使劲完全不由自主。
决议的通过,表明欧洲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向中国施压,但其效果有限。中国外交部明确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、泛安全化,并指出欧洲在出口管制问题上的“双重标准”。欧洲的公开喊话更多是出于对稀土短缺的恐慌,而非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政策的有效策略。相比之下,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壁垒和生产优势,使其在与欧洲的博弈中占据主动。
与欧洲的公开抗议形成鲜明对比,美国军工巨头在稀土问题上显得异常低调。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出口国,美国高度依赖稀土用于生产F-35战斗机、导弹防御系统等高端装备。然而,美国国内稀土加工能力薄弱,长期依赖中国进行中游精炼。2025年,美国国防部斥资4亿美元入股美国稀土企业,试图构建本土稀土供应链,但这一努力难以在短期内弥补技术与产能的巨大差距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对台湾的军售使其在稀土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。中国多次明确反对美国对台军售,认为这是对核心利益的挑衅。在稀土出口管制上,中国虽未直接宣布对美禁运,但其精准施压的能力让美国军火商如履薄冰。例如,中国可以通过调整稀土出口配额或提高审批门槛,间接限制美国军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。美国军工巨头无法像欧洲那样公开表达不满,因为任何高调抗议都可能进一步激化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博弈,甚至引发更严厉的报复性措施。
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政策灵活性,让西方军火商不仅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风险,还需应对高昂的成本和技术空白问题。欧洲试图通过本土化生产和国际合作缓解依赖,但其稀土加工能力至少需要10至20年才能初步建立,期间仍需仰赖中国供应。
此外,西方军工企业在稀土供应链上的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困境依然无解。没有稳定的长期采购订单,西方企业难以投资建设精炼工厂;而高昂的价格又让买家望而却步。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,所以欧洲议会的嘴炮还得继续,但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意义。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线上配资炒股-专业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